【中医药宣传】这样熬中医药,效果最好!
(图源:百度图片)
中药煎煮的小知识,您了解吗?
汤剂是我国应用最早最广泛的一种药物剂型,清代名医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中指出:“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由此可见,汤剂的疗效与其煎煮质量密切相关,在中药房发药窗口处,人们问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药师,这中药怎么煮啊?”,下面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中药煎煮的小知识~
一、中药在煎之前要洗一下吗?
中药不建议洗。首先,贸然清洗中药,尤其大水冲洗,拌药的辅料可能会因此流失,如用于加强延胡索镇痛作用的米醋,以及增强甘草补益作用的蜜糖等。
其次,一些粉末状的中药饮片,如滑石粉、蒲黄、海金沙等,在水洗中会大量流走。
最后,部分药效成分较易溶于水,水洗时会随之流走,影响功效。其实,正规的中药饮片生产厂家在炮制加工药材前,会经过一系列的净选工序。药库验收时,企业也须提供相关批次的检测合格报告。因此,选择正规渠道购买药材,并按照说明煎煮,煎出的汤剂是可以放心饮用的。
二、可以直接加热水煎吗?煎煮前需浸泡吗?
不建议热水煎煮。热水煎药,与凉水相比,虽然更快煮沸,但论一碗药是否煎得好,并不是看谁沸得更快或者更快熬成一碗,而是看哪个含有的药效成分更多。药材成分的溶出需要时间,而热水煮药则会压缩煎煮时间,煎出的成分也就比一般用凉水煎的要少。
(图源:百度图片)
煎药前需浸泡,一般建议用凉温水(40℃以下)浸泡药材约半小时,使药材中的水溶性成分更容易析出到水中,增加汤药浓度。注意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半小时左右为宜,尤其在夏天高温时节,浸泡时间过长,容易滋生细菌。
三、先煎后下太麻烦了,能否一起煎?
特殊煎法须严格按照医嘱操作。先煎和后下作为最常见的两种特殊煎法,最早见于战国时期医书《五十二病方》。
(图源:百度图片)
先煎多用于毒性中药的减毒,如乌头类药品(如附子、制川乌、制草乌等),人体摄入过量,轻则会出现头昏、全身麻痹、恶心呕吐、心律失常等中毒症状,重则会危及生命。但只要经过长时间的水煮,毒性就会大大降低,且疗效不减。先煎也可用于药材的增效,如龟甲、鳖甲等甲壳类药材,先煎30分钟以上,其胶原蛋白的煎出率会比不先煎提高30%。
后下多用于含挥发油等不耐热成分的药材,如取大黄致泻作用,须后下,常规煎煮则无此效果;薄荷一般于煎药收尾前3分钟左右加入,若常规煎煮,会使气味受热散走,影响疗效。
专家特别提醒:
(图源:百度图片)
中药煎煮时长因方而定,不可盲目久煎。如治外感的汤剂,久煎会使药味散失,影响疗效,建议大火煎至水沸约15分钟即可。药品在煎煮一段时间后,药理成分含量可能会因为蒸发和高温而不增反减。以丹参为例,水煮90分钟时,药理成分的含量只相当于水煮30分钟时的60%。还有部分药材,切不可久煎,如山豆根,久煎会使毒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