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精神心理疾病也能“冬病夏治”
最近,杭城各大医院的中医门诊都忙着“冬病夏治”,事实上,精神心理疾病也能“冬病夏治”,一起来了解一下。
精神心理疾病很多为慢性、波动性或发作性疾病,中医可以通过调理体质达到治未病的效果。
《黄帝内经》记载:“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总结了“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的治疗理念。
根据中医辨体-辨病-病证诊疗模式(简称“三辨诊疗模式”),浙大精中(杭州七院)中医综合服务中心(筹)刘义主任中医师提出“急性期治病,缓解期调体”、“急时治病,适时调体”、“疾病为标,体质为本”的中医治疗精神心理疾病理念。精神心理疾病的加重、复发与中医体质有明显的相关性,只有从偏颇体质调节为平和体质才能有效地帮助精神心理疾病防止加重、预防复发。
相关研究显示,失眠症、嗜睡症、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与阳虚体质有明显相关性,且秋冬季节、阴雨天气疾病容易加重或易于复发,“冬病夏治”顺势夏季阳气生发最旺之时,借助中医治疗技术通过调理上述患者的阳虚体质从而达到治未病的效果。
浙大精中(杭州七院)通过睡眠障碍中西医结合门诊、针灸推拿门诊,可以为患者提供“三伏药”、“三伏针”、“针药结合”治疗技术,补益固护阳气,调节阴阳平衡,改善素体阳虚失眠症、嗜睡症、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本体质问题,从而增强患者体质,提高免疫功能,防止疾病加重、预防疾病复发。
适宜人群
具有阳虚体质(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秋冬季节、阴雨天气加重或复发为特征的失眠症、嗜睡症、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等患者。
禁忌人群
热证人群:实热证、湿热证、阴虚火旺证等,表现为发热、不怕冷反怕热、喜饮冷水、面红耳赤、汗出如油、盗汗明显、口干舌燥、牙龈肿痛、咽喉肿痛、手足心热、关节红肿热痛等症状。这类人群“冬病夏治”如同火上浇油。
特殊人群
①幼儿为“纯阳之体”,具有“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生理特点,患病后容易从阳化热,出现阳气偏亢等热证表现,故幼儿不宜使用。②“冬病夏治”往往使用药性辛温走窜之品,容易引起滑胎、流产,故孕妇不宜应用。
来源:潮新闻客户端